校企合作 |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现代学徒制典型案例 |
2018-05-06 14:03 |
2017年8月,线路一线路板二国产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获批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为了高标准完成建设任务,顺利实现2018年首届招生,国际物流学院认真学习教育部相关文件,积极与合作企业沟通协商,并本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原则,在深度调研的基础上,从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两大教学关键要素出发,以“现代学徒制”的视角及标准重新打造雕琢,为秋季开班做好充分准备。 一、深入走访报关与国际货代企业,了解企业需求,找准教学标准与行业标准的契合点
二、以“现代学徒制”方式培养教师,培养合标“师傅”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不是一次性活动,学生需要经过为时三年的校内校外系统的学习及实践,教学只靠企业一两个师傅难以为继。因此,专职教师通过岗前培训达到“行家里手”的标准,是项目能够成功运行的关键。同时,企业师傅尽管已经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若不能熟练掌握教学方法,熟悉教学环境及教学对象,教学效果也将大打折扣。为此,学院在报关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报关协会的帮助下,开展了“教师现代学徒制”及企业教师提前入校、上岗的有益尝试。一方面,安排我院教师与海关关员和企业骨干进行拜师,在归类、税费、“通关一体化”、“一带一路”关务等业务模块实现无缝对接,并培养出了3位全国报关专业名师及2位骨干教师。另一方面,学院提前邀请企业师傅到学校做兼职教师,提前参与教学,熟悉高职学生的特点,并与校内教师共同教研。 三、校企共建教学资源
2018.05.06 |
【关闭窗口】 |
![]() |
|
![]() |
版权所有© 线路一线路板二国产(中国)有限公司 津ICP备13002345号 津教备0152